80%的经销商盈利,10%的保本,另外10%是亏损的群体。
40%的经销商盈利,30%的保本,另外30%左右的亏损。
第一组是10年前的,第二组是今天。把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会让人吓一大跳。因为保本与亏损的比例都不止翻一番,而盈利的比例可怜到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在这近十年来,甚至是七八年来,让人最大的感触是曾经全国屈指可数门店有上百家的几大经销商,先后几年来纷纷出局。把范围缩小到区域,也看到原来有十家八家,甚至几十家门店的经销商也遭遇了滑铁卢。
如此惨烈的结局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早有预见。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首任轮值会长曾震宇曾在一次地区家居卖场的年度庆晏上发言,“站在台上,我的脚是抖的,背是发凉的”,因为当时在曾震宇看来家居卖场的涨租和扩张必将带来对经销商一次惨烈的大清洗。离今天应该有八年左右的时间了。
不久之后,同样是国内有上百家门店的经销商李俊明也在一次会议上表言,“经销商与家居卖场之间的对话,经销商是跪着与其说话的”。这样的比喻说明了家居行业的生态链条极度的不健康,甚至可以说是极度的畸形。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已经看到悲剧即将发生,却对此无能为力。无论是当时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还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大经销商,对于家居卖场掠夺式的扩张,都只能是深感无奈。
40%左右的经销商盈利, 30%左右经销商的亏损。盈利与亏损两个群体的比例相差只有10个百分点左右,或许除了家具行业,其它领域估计很难拿出这样的数据。
大经销商没落,中经销商滑铁卢,只有小经销商还在不停的变换。其实,前几年家居市场就已经开始变天了,不是拿到大品牌的厂家的产品开店就能赚钱,“没有大品牌的经销商与小品牌的经销商之分,现在只有赚钱的经销商与不赚钱的经销商之分。”这是当前市场最为切实的表述。
当一个市场,一个行业只有少部分人才赚钱,大部分人没赚钱甚至还时刻面临亏损风险之时,行业生态链将开始吃一环少一环的真正危机。因此,作一个大胆断言:一个在野蛮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且形成畸形的食物链条,注定不会善终。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是否如此,我们走着瞧!
自“工匠精神”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匠心”一词伴随媒体正能量和商业文化覆盖全民耳目。立足当代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怎样以初心守护匠心是极具关注和共鸣的主题。
近期,主旋律文艺电影、国内首部木雕主题电影《匠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众多观影者透过荧幕呈现的现实题材故事,参与到个人价值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思考之中,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因此在主流媒体和社会上不胫而走。
电影《匠心》主创团队、特邀嘉宾出席首映发布会
现实题材,让主旋律靠近
中国建国70周年,聚焦当代中国,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孵化了一系列弘扬主旋律的献礼作品,电影《匠心》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
影片讲述的是青年设计师陆曦(张迪饰)和台商方寒冰(姚以堤饰)为了一个建筑修复方案误打误撞回到自己故乡浙江东阳木雕小镇,在这里重拾祖孙情,也找到了当下社会年轻人所缺失的匠心精神的故事。
电影《匠心》画面
作为一部优秀的献礼片,《匠心》糅合了当代商业社会现象和木雕、古建等传统文化元素,背景宏大深刻,此外还有机结合了个人情感叙事,特别在方寒冰帮助下,陆曦与身为著名木雕工匠的祖父陆明松(马少骅饰)重拾亲情,体认到祖辈身上专注、精益的工匠精神,这种价值理念在故事的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观影者间层层传递,可谓电影最精华之处。
《匠心》制片人代慧康称,东阳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木雕之都”,人文底蕴深厚,优秀匠师辈出,选择在东阳拍摄木雕、古建题材的电影相当合适。最重要的是,他在创作中“找到”了吴腾飞,一位以红木家具设计和古典建筑装修起家的木雕艺术大师,这正是影片主要人物角色陆明松的创作原型,吴腾飞创立的大清翰林也是电影的取景地。
电影《匠心》中的著名木雕工匠陆明松以吴腾飞为创作原型
艺术人生,无非一笔一刀
吴腾飞自幼爱好绘画,在广东深造绘画技艺期间,又对广作红木家具产生了浓厚兴趣。凭着热爱和兴趣,2007年他成立了吴腾飞古典艺术设计工作室,创立“大清翰林”艺术家具品牌,坚持亲自绘制每幅设计稿,画本画笔常不离身。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吴腾飞
熟悉吴腾飞代表作的人非常能体会其作品艺术细节的丰富,且它们常常是壮观雄伟、体量较大的,带有庄穆的建筑轮廓,这种特色或多或少有他自小从“民間故宮”卢宅吸取的灵感。例如曾打破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雕刻48幅“耕织图”的《中华耕织世纪大柜》,为其赢得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头衔和中国传统工艺作品最高奖的《盛世华钟》,以及《清明上河图宝座》《乾坤博古柜》等,吴腾飞将东阳木雕工艺、建筑元素与他的设计作品完美融合,在各类展会上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吴腾飞与《中华耕织世纪大柜》登上CCTV4《流行无限》节目
吴腾飞设计的《中华耕织世纪大柜》创下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华第一柜”
在电影《匠心》开机仪式上,吴腾飞说电影的拍摄可以进一步扩大东阳木雕的知名度、美誉度,促使工艺美术从业人员传承践行工匠精神,推动木雕红木产业健康发展。将东阳木雕与红木家具融合的“东作论”也是他首先提倡的,提起吴腾飞,人们就会想到一个词——“东阳木雕创新的践行者”。
无论是工艺美术大师,设计院校客座教授,红木家具设计研究所所长,还是大清翰林掌舵人的身份,如今吴腾飞都显得游刃有余,但他也曾有过迷茫期,这折射的不仅是个人的心灵和生活变化,还有红木家具产业从广东到东阳等地全国开花的变迁。
近十多年,吴腾飞将各种佛禅经典一一细读,这让他得以体会忘我境界和保持内心澄净专注。他的一笔一刀也没有停下,饱研国学、参悟生活的习性统统反映在越发出彩的红木艺术作品上。享受创作和技艺专研,让他的生活充满热情,大清翰林也因此成为木雕红木艺术品的宝库。
在大清翰林,听木雕之歌
“剧组到大清翰林一看,这里有很多雕刻精美的木雕作品和红木家具,在这里拍戏很合我们的胃口。”代慧康在创作前期就对大清翰林留下了深刻印象。坐落于风景秀美的雷弄山脚下,江南园林风格的青黛粉墻让大清翰林融入一片宁静的力量之中,无数精湛细腻的艺术作品在这里似乎懂得无声呼吸。
大清翰林展馆大楼
走进大清翰林,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扑面而来,企业理念无一例外地指向一种哲学式的生活和发展目标,各类作品的创作主题歌颂着中华文明对世界的震撼。吴腾飞的创作并非仅以做工繁杂的雕刻取胜。“竹林七贤”是与历史相呼应的七件明式人文家具,一器再配一物,琴桌配古琴,棋桌配棋盘,画案配文房四宝,春凳配古书,禅椅配佛珠,香几配香炉,博古架配青铜器,对应七种独特传统文化的七门艺术,通过全新器物给予当今名流雅士心灵依靠。
吴腾飞设计创作的“竹林七贤”
游览在紫檀馆、黄花梨馆、明式馆、精品馆、人文生活馆、吴腾飞艺术馆,一景一物都散发着电影里的气场。不论什么风格、什么材质,什么款式,以器载道,只做精品,让大清翰林显得与众不同。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东阳木雕,在吴腾飞和大批优秀工匠手下形成深浅、高低不同层次的“花纹”,装点着中国的木雕艺术历史,一手技艺与工匠精神交融的惊艳,成为他们自身和他人的中国梦的基石。
正因为吴腾飞“一笔一刀”的艺术坚持,大清翰林拥有了琳琅珍宝,东阳木雕红木也名声渐响,在建国70周年的恢弘主题下,吴腾飞被选为《匠心》电影的人物原型是实至名归。近期,吴腾飞又收到腾讯家居红木频道《大咖之声》人物访谈节目的邀请,他将在《中国红木四十年——对话时代浪潮下的领军企业家》专题分享更多关于电影《匠心》的故事和自己的艺术生活,大清翰林与时代的共鸣点将更加清晰地展现于众。(何欣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