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卓志,从小生活在云南大理的一个小乡村,高中之后,就去大城市念书、工作,离开家乡已经30多年。
5年前,为了让父母住得更舒服一些,他和三个哥哥一起,决定重新修缮家里的老房子,同时也想在退休之后,四兄弟能住在一起养老。
房子加4个院子,一共700平米,不出院门就能看到窗外的稻田和蓝天,卓志为全家11口人,一共做了11个房间。
修缮期间,虽然经历了父亲去世的痛苦,四兄弟依然团结一心,坚持造完了房子。觉得只要一家人住在一起,就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自述 卓志 编辑 潇钺
我从小生活在云南大理,家里有兄弟四个,我是最小的一个,我们和父母亲一起,住在洱海西边的一个村子里,整个村子有200户人家,基本上都是白族,我们家也是。
我们家的老房子,是在1986年左右建起来的,从我初中时搬进来,就一直到现在了,后来我们四兄弟陆续去外地上学、工作、成家,算起来,离开老家也有30年了。
修缮之前设计手稿,2013年,为了让父母亲住得更舒服一些,我们兄弟四人决定,重新修建这个房子。
这其中当然也有我们的“私心”:等到退休后,四个家庭可以一起住过来养老;平时回家看望父母时,也能住得更惬意。费用由我们四兄弟共同承担,因为我是建筑师,于是负责了房子的设计工作。
我保留了原有的老宅,将老房子旁边的厨房、猪棚拆除,盖了3层的新房子,其他的地方,都用来做院子。
整体的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虽然是现代建筑,但是保留了一些白族的元素,比如坡屋顶、瓦屋面,这让整栋建筑融入周边环境,不会特别突兀。
传统白族民居的大门一般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会造得比较讲究,一些大户人家,甚至会在大门上雕龙画凤,我改良了原有的工艺,用简单的木榫结构,作为大门的檐口支撑。
大理的自然环境很好,为了让房子跟自然更好地融合,我结合地形,设计了4个开放式的院子,这样一来,无论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都能得到良好的采光,视野也更加开阔。
一进门是一个半亩大的荷塘,也是第一个院子。荷塘是老房子留下来的,一到夏天就开满了荷花,我们兄弟四人小时候一直在这里玩,充满了儿时的回忆,所以我没有做任何改动。
第二个院子在新房子这里,朝南,也是面积最大的院子,和外面的田园风光只有一墙之隔。外走廊的六角青砖,是大理随处可见的材料,檐廊顶部用玻璃取代了传统的瓦片,阳光好的时候,会在走廊留下光影效果。
新老房子之间,共享了第三个院子,这样既可以改善老房子的采光问题,也缓和了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减少了新房子的压迫感。
最后一个院子,在老房子的侧面,开工的时候依照古人造园的手法,在这里专门种下一棵芭蕉,已经有四年时间。
新房子开了很多扇落地窗,坐在客厅里,就可以直接欣赏到几个院子的景色。传统的白族民居比较封闭,经过这样的改造后,就可以直接透过窗户,看到前院的河塘、柳树。
圆窗是这个房子的点睛所在,白族民居的照壁上一般都有“假窗”,外墙画上各种精致的彩绘,起到装饰作用,我开的几扇是“真”窗,如同取景框,窗内的风景会随着植物的生长、自然的光线,不停地随四季交替变化,非常有趣。
2014年,老房开工时的照片。我们整个大家庭成员有11口人,于是,我在三层楼分别设计了11个房间。
一楼的小套房是为父母设计的,窗外是扑面而来的田园风光,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他们不用走楼梯,就可以自由地在院子和房间里走动。
最大的房间是西边三楼朝南的这一间,是给大哥一家设计的,露台上可以看到大理的田园风光和点苍山,日出到日落的整个过程也尽收眼底。
北边三楼的房间是位置最好的,有270度的景观,我们在窗子外面加一层木隔栅,加强房间私密性的同时,也与传统建筑做了呼应。在这个房间里还有一个玻璃天窗,乡村污染少,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数星星。
我们白族有一个传统:如果家里有几兄弟姐妹,成年后一般都要分家。自从我们决定盖一栋房子一起养老,村里就有长辈提出过反对意见,觉得四兄弟就应该要分开住。
在建造房子的过程中,父亲离世,只留下了老母亲一个人,这更坚定了我们一起改造老宅的决心。
房子建好之后,老母亲和家人都很满意,只是因为我们四兄弟还没退休,不能马上搬过来一起住。
当年,父母亲把我们四兄弟都培养成大学生,让我们成了那个年代村里唯一出去读书的孩子。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让我们辍学回家帮忙,我们兄弟四人都一直心怀感激。
我们兄弟四人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只有节假日才能聚在一起,现在年纪越来越大,更明白亲情的可贵。未来,几个小家庭住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矛盾、摩擦,但是我觉得,大家一定会有办法去解决,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