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以阀门产业引以为傲的城市,工业结构、行业产值、城市基因,皆以阀门为源、延展生发。
这又是一座因阀门负累的城市,当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生态“告急”,安全问题突出,青田阀门产业,到了一个转型突围的关口。
2014年,曾是青田当地的“经济富矿”的阀门产业,痛定思痛、自我革命,正式开启了转型突围的历史进程。
四年间,青田逐步转变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转型、践行绿色路径,去年一季度,青田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尤为亮眼的是,阀门铸造行业产值同比增长67.66%。
从单一阀门行业独大到产业多元,从高污染、高能耗到智能集约,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这样一条具有青田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逼上梁山”的转型抉择
青田阀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是当地的“经济富矿”,2014年企业达到104家,年产值逾30亿元,其中绝大多数由青田本地人创办,主要位于东源、高湖等工业区块。然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下,重新审视青田的阀门产业,其中存在的环保、安全等诸多问题亟待破解。
青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祖康原是东源镇阀门产业综合整治推进组组长,2013年11月,包括他在内的多个部门22个人,都一起入驻当地,指导阀门产业整治。几十年来,他亲身经历了青田阀门产业的起起落落:“在2014年之前,我们曾拥有过‘十年辉煌期’,那时候,青田阀门产业形势十分火爆。”
可是。随着环保、安全等问题多发,青田阀门产业被贴上“熄火”“衰落”“危机”标签。就连青田阀门铸造业主要集聚地东源镇、高湖镇,也深陷集体忧虑。
青田阀门的发展动能不断衰弱,发展包袱日益沉重,再加上产业结构单一、工业装备落后等问题,曾经辉煌的产业,到了不转则危的兴衰关口。
2014年底,青田决定按照“关停淘汰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思路,重拳整治。
迎难而上的“低谷反弹”
对豪迪斯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松挺而言,2014年是最不寻常的一年。“从2002年开始一直慢慢做到现在,企业拥有40多名员工,每年平均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按赵松挺的话说,“企业是在发展最好的时候被停了”。
为腾出空间培育优质企业,青田对不符合工业规划,存在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的阀门企业,一律拆除搬迁。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拆除违建67处、15.02万平方米,其中整体拆除20家。赵松挺的厂房就在拆除范围之内。
看着眼前陈旧的厂房轰然倒塌,瞬间被夷为平地,赵松挺虽然心痛,但同时也清楚:如今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人们的迫切期盼,这样的新形势下,转型是绕不开的“门槛”。
拆除厂房,并非是简单一刀切要淘汰,而是要通过整治提升,实现转型升级。正如当时青田县政府负责人所言:此次阀门行业的整治,关停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整治淘汰落后产能。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主动壮士断腕,记者了解到,在整治提升行动中,青田县也制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对企业进行帮扶。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加快园区防洪堤、电力网、天然气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
创新中迎来“脱胎换骨”
青田阀门产业的转型,有“取”有“舍”,有“变”也有“不变”。
“淘汰”并不是意味着产业的衰退,而企业积极面对市场,探索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之路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型产品,一旦发现有可燃气体的泄漏,就能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排除隐患。”在青田东源镇浙江汉特姆阀门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公司技术部王星人介绍,有了它,可以跟公司主打的产品——电子燃气紧急切断阀连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相关组件不再依赖别的厂家。今后公司卖的就不仅仅是一个设备,而是整个系统。
“多亏了那次青田阀门史上最严的整治,才让我们在整治后浴火重生,成为阀门精加工行业的佼佼者。”浙江汉特姆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东军感慨地说,忍痛将原有的铸造厂房关停,集中精力发展精加工,这才成就了企业转型成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实体企业。
转型后,汉特姆自主研发的新型燃气类电磁阀,还获得2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突破DN600、DN700大口径燃气紧急切断阀的生产厂家。如今,公司年产值近亿元。
旧的产业结构已被打破,“低小散”正在迈向“高大上”,青田新的产业形态正在逐渐形成。2017年浙江省重点(区域)产业技术联盟名单公布,由青田县的青山钢铁、瑞兴阀门、球豹阀门等三家公司组成的核电阀门产业技术联盟,入选2017年浙江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这也是丽水市第二个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青田阀门产业榜样在前、思路可鉴。我们相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丽水,亦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