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欧博奖学金|重走柯布之路正式出发! 欧博奖学金的10名获奖者将与欧博奖学金学术领队——AUBE欧博设计董事、执行总设计师白宇西共同前往法国,追随柯布西耶的脚步前往法国,与大师来一次心与心的对话,并在旅程结束后提交相关学术报告。 此前,在6月21日举行的2019年度欧博奖学金|重走柯布之路全球20强复试答辩中,20名全球硬核选手同台PK。 最终,东京工业大学钮益斐(研究生)、东京工业大学李乔智(研究生)、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嘉耕(本科)、厦门大学鲁黎(研究生)、湖南大学何逸伦(本科生)、湖南大学任秦彤(本科生)、同济大学张书羽(研究生)、深圳大学孟祥璇(研究生)、重庆大学何莹(研究生)、重庆大学谢瑞英(本科生)10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最后得奖的全球10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20强选手的复试答辩作品及选手自述环节内容(节选)。 钮益斐 (研究生)东京工业大学 【关于柯布的绘画与建筑】 自述:柯布的绘画和设计有明显的映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柯布想要克服一点透视的局限性,试图抽象出物体标准的形式,以一种机械化的、没有感情的一般性与绝对性来重新构建画面,在画面中创造出类似散点透视的效果。 在纯粹主义早期阶段,柯布提出漫步式建筑,提出住宅是机器,提出新建筑五点等建筑主张,他把从纯粹主义画作中汲取的灵感投射在建筑创作中。 二战之后,超现实主义引领艺术潮流,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也转向一种无意识的自由状态。此时的柯布开始移情曲线的偶然美。柯布的理性秩序已经从一种绘画手段变成对画面整体状态的把握,意图得到内在平衡。 在柯布早期创作中,曲线也参与构成,例如萨伏伊别墅、斯坦因别墅始终用弧线墙来分割空间。然而在后纯粹主义时期作品中,例如朗香教堂,我们已经完全看不到以前的几何感,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后纯粹主义画作中的自由和平衡。 李乔智(研究生)东京工业大学 【勒 · 柯布西耶与印度】 自述:一直以来,对勒·柯布西耶以及那个远去的时代甚是感兴趣。因为那种赤裸的力量感以及自信的态度,仿佛与我们当下格格不入。印度考察归来后,我在整理中产生诸多问题。诸如柯布西耶最后建成的住宅Villa Shodhan和早期他为父母设计的白宅,以及之后的萨伏伊别墅相去甚远。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多米诺体系,在同期的Villa Shodhan版中却消失殆尽。与他早期白白的房子比起来,短期的建筑多少显得沧桑与成熟,如同一个人真实的发展轨迹一般。 我关注居住单元和生活模式问题的探讨,从别墅到集合住宅,再到广义城市尺度的住区规划,以期有所收获。 陈嘉耕(本科)哈尔滨工业大学 【遗产的誓言】 自述:对于柯布本身,我更着迷于他的建筑理想。柯布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的设计师,同时他是理想并痛苦的。他原有建筑理想对城市的愿望并没有完全在当代都市进行实践,而我更关注这种差异性和特异性。我以柯布建筑独白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差异性和特异性。 誓言是柯布宣誓性地对世界宣告新建筑的到来,而独白是他内心并不与外人诉说的内心世界的想象。在朗香教堂中,他更迈向个人内心的世界,倾听的是内心的独白。而萨伏伊别墅和马赛公寓展现了誓言,应该走向的新建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到晚年,除视觉繁华喧嚣之外,闭上眼睛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他更想要的一种方式。 鲁黎(研究生)厦门大学 【现代建筑的“秘密实验室”】 自述:勒·柯布西耶将莫里托公寓中的私人寓所命名为“秘密实验室”,这里是他生活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场所。我从单体建筑到住宅空间,再到设计工具,在解析该建筑设计手法的同时,对比分析柯布西耶的其他艺术作品,试图揭示隐藏在私密空间下具有共性和特性的设计要点以及他不为人知的人物性格。 莫里托公寓是他对于现代住宅的阶段性探索结果,承上启下,让我们看到柯布西耶连贯的设计思路,也看到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与热情的艺术家。 纵然柯布西耶的前后建筑风格发生变化,由“直线”变成“曲线”,由“理性”走向“诗意”。但是“风格”始终是他最为次要考虑的因素。形式的多变是他前期经过科学、理性积淀后,对于建筑精神的精确把控,是他在借助“色卡”、“模度”等科学工具后对设计思路的解放,也是他对于建筑设计最纯真,最真切的期望。 何逸伦(本科生)湖南大学 【遥远的启示】 自述:在人们谈论墨西哥建筑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强调路易斯巴拉作为独一无二的存在。然而,在研究他的生涯之时,人们把关注点放在他的建筑手法上时,却很容易看到在他30年代以后建筑上受勒柯布西耶的影响,这种联系通常被认为转瞬即逝。而在他晚期的作品却延续了这样的设计思路。 从而,对于究竟是何种勒柯布西耶的变体几乎所有人都变得不置可否了,只能简单归纳为巴拉甘对于勒柯布西耶的“墨西哥地域化”,并将他的前后“手法”解释为无法解释的“突变”。实际上,巴拉甘对于建筑的思路的的确确是勒柯布西耶式的:对于柯布西耶来说,他的“手法”并不纯粹是建筑操作。 我试图探讨勒柯布西耶与巴拉甘之间的“摄影建筑”思考与二者所共同追求的“花园理想”和“超现实主义”氛围上,得到一种反推勒柯布西耶贯彻始终的思维的渠道,而不是仅仅关注已成结果的建筑形式。 任秦彤(本科生)湖南大学 【建筑的情绪】 自述:柯布的作品分为前期建筑和后期建筑,前期可以说是完全理性,后期是完全感性。我认为理性和感性一直存在于柯布身体中的两种对立的情绪,只不过某种更占主要优势。柯布的感性主要来源于雅典卫城以及纯粹主义对他的影响。柯布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但这个机器中,柯布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只有人在和机器的互动中,才能产生情绪。 我提交的作品是从大一到大三对于柯布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前期作品中的感性因素。柯布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刨除时代的背景之后,他建筑中的感性具有情绪性部分,才能使他的建筑流传,真正成为经典。 张书羽(研究生)同济大学 【建构梦想之屋】 自述:柯布是我实现建构梦想之屋的引路人,他有很多角色,不仅是建筑师,还是一个文学家或画家、诗人。 通过对于柯布绘画的研究,如果将柯布西耶建筑中的种种要素拆解,比如建筑要素、坡道、楼梯平台以及花园、底层架空、连接走廊等,与他的绘画静物组画和直角之诗的色彩与艺术对比,建构出一组建筑与静物的交响乐。 孟祥璇(研究生)深圳大学 【21世纪柯布精神的现代演化】 自述:如果用一句话阐释我眼中的柯布精神,我会把它描述为是一种立足于时代拐点的设计先进性和设计适应性。时代的拐点是柯布成长的历史背景,无论是工业革命带来技术科学的跃进,还是世界大战所形成的新的供求关系,它都塑造了人们认知的基点。 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寻找世界的趋势?柯布为我们树立比较好的榜样。学习柯布,我认为更重要的不是学习他的语汇,而是他对于时代变化的思考。在信息革命的催促下,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语汇如何与设计结合,这也是新一代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何莹(研究生)重庆大学 【柯布西耶竟是穿越者?】 自述:我的作品是一个短视频,我想通过四个幽默有趣又抓人眼球的猜想,从侧面强调柯布西耶极具前瞻性的现代建筑思想。 作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柯布西耶有三面有力的旗帜:分别是机器主义、模数化设计以及人本主义。机器主义推崇机器美学,注重机器的原理以及思考建筑的方式,强调借鉴工程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跳出建筑自身局限,理性分析与反思客观真实的世界,并与自然协调;模数化设计以精确的度量方式着手建筑设计,建立建筑平面设计,围合构件、家具尺寸等的模数化机制,推动机械化生产,提高建造效率,降低造价;人本主义强调使用者对空间的需求以及对空间的感受。 谢瑞英(本科生)重庆大学 【巨人的最后时刻】 自述:我本身喜欢平面设计,而且我知道柯布也是很有名的画家。我想用跟他相通的技能来描述。我用的是长图,中间没有断,讲述的故事是柯布最后的时刻,包括在水里溺亡的时刻,比较偏浪漫,在水里结束一生可能也是柯布自己最终的选择。 柯布总是非常繁忙,做着各种各样的作品。当时他已经78岁。我在还原他当时的心理状态。对他而言,当时已经差不多可以退役,当时妻子已经离开,评论家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李天依(博士生)重庆大学 【我爱的柯布】 自述:世人都喜欢给柯布贴标签,说他是功能主义、唯心主义、纯粹主义。其实他哪有什么主义,他不过是充满激情,对人类充满奉献精神的设计师。我解读到的柯布,把建筑的材料、装饰、色彩通通去掉,看到一幅很和谐的画面,充满着浪漫的、诗意的,又带有机械韵律的美感,非常符合女性视角的审美。 我一直以柯布为偶像,他是我的精神导师,因为他把自己的角色想得特别大,把自己的格局放得特别宽。 黄大益(研究生)深圳大学 【我与柯布西耶的超时空对话】 自述:我以剧本的模式,以对话和漫画的形式,从柯布的乌托邦聊到我的乌托邦。我的解读主要是从他的精神作用方面,让我相信建筑师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 在他刚发表城市方案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能实现、是空想的方案。但二战以后乃至今日,城市中很多点都体现了他当时的构想,比如高密的中心区、立体式交通系统、标准居住单元。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建筑师也应该洞察社会的变化,大胆提出假设和新建筑策略。 尚玉涛(研究生)湖南大学 【致敬巨人的探索】 自述:一个好的建筑师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设计建筑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柯布说“比例清晰、和谐的体,能给人产生美的享受,这就是建筑艺术”。柯布建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审美,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柯布,就是“新”——新思想、新结构、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柯布西耶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其思想影响了20世纪后建筑发展走向。我尝试在湖南大学找寻柯布的影子,通过这些建筑作品构成一条历史的纽带,将过去与现在联系在一起。 洪碧笙(本科生)深圳大学 【MAN WITH COLOR】 自述:柯布西耶是一个坚持不那么纯粹的建筑师,从他几次风格的转折可以看出,柯布西耶的作品一直都是各种各样元素的混合,是一种融合的产物。 在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既有很理性的比例思考与构图,也有很感性的色彩构图。通过一些纹理,色彩去平衡空间的体量感和构图比例,是柯布西耶常用的手法。人们在谈论柯布西耶机械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柯布西耶十分感性的色彩表达的部分。我画了柯布西耶特别理性的一个人体模度的图,在这个特别理性的基础上,添上了柯布西耶在建筑设计中比较喜欢使用的,自然的、混合的颜色。 王达(研究生)湖南大学 【与柯布西耶一起旅行】 自述:1911年,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建筑家——勒·柯布西耶。他从西方出发,和众好友一起途经中东欧、 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进行了一次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 这次旅行对柯布西耶影响很大,柯布西耶伟大的艺术征程就从这里开始。体现在他建筑设计中的东方元素,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调,以及对建筑象征性的理解,都可以找到最初的原点。 假设我们回到过去,与他进行东方之旅,通过与柯布的对话来探寻他思想的本源,然后通过制作一些手工模型,来探寻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深入地思考旅行对建筑师的意义。 唐萌(研究生)南京大学 【Return to Order】 自述:秩序的追求是柯布西耶建筑生涯中最明显的特质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无论形式的构成、功能的配置、结构的安排,抑或是技术的表达,都反映出其追求秩序的企图。早期的规则线(Regulating Line)和模度尺(Modulor)是柯布西耶得心应手的设计辅助工具。无论是用何种系统、何种观念,柯布西耶企图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数理的宇宙秩序感。 影片试图从早期纯粹主义绘画到模度理论再到第一个模度理论的实践作品马赛公寓去展现柯布西耶追求秩序的理性态度。 江洁(研究生)深圳大学 【柯布的乌托邦】 自述:柯布的门徒和敌人继承了他的一切,唯独把他的雄心和诗意遗落在二十世纪。相对从建筑史学角度和建筑本身的角度来讲柯布西耶的话,我更愿意从精神层面理解他。 柯布又是一位充满着理想的建筑师。在柯布的创作生涯中,住宅类建筑居多,比如给萨伏伊夫人设计的萨伏伊别墅,给低收入群体设计的马赛公寓,或者对朗香教堂的重建,又或者说柯布晚年为自己设计的只有16平米的小房子。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到柯布西耶心中所仪的乌托邦是什么样子。 伍惠婷(研究生)深圳大学 【十日谈】 自述:我通过十天大量翻阅柯布西耶的全集,翻阅网上的资料,通过总结和反思,写了连续十天的读书报告。 在梳理柯布的成长时间线,我发现柯布是一个很多产的建筑师,有太多太多好作品。他给大众推出的并不是一个作品,而是他的论述、学说。通过不停结合社会问题,不停提出问题,不停找到解决方案,然后再把它重复试验,使他的学说更有生命力。 柯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尤其是对日本建筑师的影响。如对丹下健三在材料方面的影响:对安藤忠雄在光与空间方面的影响;对妹岛和世在混凝土与曲线方面的影响。 张宏宇(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 【从经典到实践】 自述:我研究的是柯布Shodhan别墅,该别墅是Corbusian家庭住宅建筑的最后一个参考。它建于1951年至1956年间,是在现代建筑与印度气候和文化有意结合的基础上构思出来的。 从一开始,勒·柯布西耶就了解它对印度气候和文化的价值。然而,他也认识到它所创造的建筑可能性:一个过渡空间,一个产生光明与黑暗的空间,一个能够被重新设计并融入他打算传递给印第安人信息的元素,被翻译成现代建筑语言。 在这栋别墅中,vérandah是建筑形式的一个关键元素,可以激发其体积。它在设计过程中适应别墅所有版本的方式清楚地证明柯布从一开始就认为vérandah是一个盟友,而不是障碍,并反复利用它。 强丹(研究生)湖南大学 【柯布的建筑色彩】 自述:柯布除了新建筑五点之外,还有一点非常影响他的设计,那就是色彩。色彩也一直影响着我的绘画、建筑设计、生活、摄影等方面。我从三个时期来介绍柯布的建筑色彩。 纯净主义时期,他用科学的方式为空间上色,这个时期柯布的色彩饱和度比较低。粗野主义时期,柯布开始使用激进的色彩,比如在马赛公寓,他用了亮眼的三原色直接涂在带颗粒的混凝土表面,在室内也使用了多色的颜色体系。抒情时期,他不局限于用漫反射来表现色彩,开始利用光,将光透过颜色照进建筑。 柯布的绘画和雕塑是建筑色彩的灵感来源,他之所以没有将色彩列为新建筑的第六点,可能是他觉得这并不是一种原则,它需要一个建筑师的才华和经验才能真正谱写一种色彩交响曲。 (欧博设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