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家居 设计频道】由聚向传媒策划并发起的2017第二届「茶·艺术设计大奖」颁奖典礼已于4月1日在上海静安瑞吉酒店圆满举行。
颁奖典礼伴随着悠扬的古筝和茶道表演拉开帷幕。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广大参赛 设计师和媒体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场茶与设计的年度盛宴。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曾辉先生;聚向传媒集团董事长、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董事长、出版人赵虎先生上台致辞并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美好祝福。聚向传媒集团总裁赵雪松先生详细介绍了「茶·艺术设计大奖」,并明确了该奖项的发展方向。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 曾辉先生
聚向传媒集团董事长、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董事长、出版人 赵虎先生
聚向传媒集团总裁 赵雪松先生
特邀来宾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劳智权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饶良修先生、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著名原创设计品牌 DOMO nature创始人赖亚楠女士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得“年度最佳设计大奖”的获得者颁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饶良修先生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资深顾问 劳智权先生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著名原创设计品牌 DOMO nature创始人 赖亚楠女士
本届大奖不仅在参与人数、参与组别、作品水准等方面都较第一届有了明显提升,这意味着更多人关注和传播茶文化,这也是作为国内首个以茶为载体,以设计为主导的全产业链的设计大奖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已经在行业内行走十年的聚向传媒,致力于推动中国设计行业发展,提倡富有文化内涵,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也呼吁更多的设计师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希望设计师用自己的设计让茶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用自己的设计更好的推动茶文化。
2018第三届「茶·艺术设计大奖」也在本次颁奖典礼上成功启动。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参与到此项大奖的角逐中,我们也祝愿「茶·艺术设计大奖」能够越办越好。
2018年“茶·艺术设计大奖”现已开始征稿,投稿邮箱:FOCUS_MEDIA@FOCUSM.CN。敬请关注“茶艺术设计”官方微信号发布的投稿要求。
2017第二届茶艺术设计大奖获奖名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茶包装组:
博山茶馆 《茶品会系列包装》
李作 《花香小叶》
袁忠诚 《游味·安化黑茶》
茶服饰组:
二喜茶服-改良汉服设计组 《以雅为礼》
二喜茶服-新中式设计组 《以简为雅》
黄梓桐 《忆茶》
刘云科 《Homeless》
蔚佳启 《药茶》
茶家具组:
孔武 《和》
李荣彦 《百变魔方茶桌》
刘江 《维度》
王鸿&张沙 《光影轻舞》
肖锋刚 《可矣·望山》
郑承锋&游林辉 《曲适》
茶空间组:
乔辉&曹丽霞 《深圳得一轩会所》
施旭东 《君越茶馆》
唐亮 《柒柒茶馆》
王严钧&王严民 《茶会》
熊文印 《简园》
张伟杰&李奇聪 《平尧阁茶空间酒店》
张迎军 《竹侣茶修体验馆》
郑杨辉 《天地人和》
祝志鹏 《老潘茶舍》
茶器皿组:
刘德志 《案上清音》
刘华 《铜壶电炉套装》
施旭东 《漆器之钵》
王井龙 《冰壶茶器》
王笑野&冯松 《江南·忆》
余国旺 《青花缠枝宝相茶器》
茶饰品组:
黄梓桐 《子夜》
YIMISANG 《帘》
马静 《随笔》
孟翠茂 《悟》
斯海峰 《桂林山水》
王笑野 《江南·忆》
杨小丫 《云洗》
【专访】——聚向传媒集团总裁赵雪松先生
1、第二届茶·艺术设计大奖与第一届的大奖有什么区别?
两届的主要区别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从评委这方面来说,第一届茶·艺术设计大奖从策划到征集作品到评审到颁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邀请到了六位设计圈的老师座位我们的评委。今年我们邀请到了梁建国、林学名、梁志天、赵虎、孙华锋、李自强、仲柄华、朴希埈、俞志贤、宋慰祖十位专业评审评委。评委的范围就不仅仅是在空间设计这部分,也牵扯到产品设计,今年尤其有一些茶圈的老师也进入了评审的行列。这样对于我们这个大奖来说,评审出来的作品必定是很有综合实力的作品,这样茶和设计两种力量也比较均衡。而且这些评委在行业内也是大家所公认的。这样组成的评委阵容对比以前有了更全面的考虑。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从作品的组织上,第一届茶·艺术设计大奖的作品才100多套,今年已经增加到将近500套,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我们相对来说从容一些,前期的一些推广与征集也相对更有经验。还有就是,第一届的时候,我们茶服这方面是空白的,虽然当时设置了茶服这个奖项,但当时是空白的,因为这方面资源开发的都还不够,还没有去接触这一翻盖你,但是今年的作品中已经有茶服的作品了,这是我们一个新的突破。座椅从现在看来,这个奖已经按照我们设想的慢慢在完善了。
2、茶·艺术设计大奖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哪里?
茶·艺术设计大奖如果站在设计这个角度来说,它是窄众的、很小,因为像住宅、酒店这类就是大众的。茶这个领域在设计方面来说确实小的很多。但是如果是相对于生活来讲,那就不一样了,茶·艺术设计就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可能多过酒店、多过住宅。所以,其实,我们不能光从设计这个角度来讲,还要从生活角度来讲,因为茶是生活品,所以我们认为它是有很大的范围的,所以如果说将来的趋势,我相信这将会是一个产业。它产业链一旦形成,一旦形成是一个这样的产业,对大众的生活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大产业。所以基本上趋势就是这样,我们这个奖现在要做的就是淘好东西,把好东西淘出来。
3、我注意到本次颁奖典礼并没有合作的机构,不考虑合作商这点您是怎么考虑的?
其实是这样的,让我举个小例子来说,在我看来,这个奖刚成立两年,实际上就跟一两岁的孩子似的,小孩子太早送托儿所幼儿园这事并不一定好。我是觉得让这个奖再成熟一点,可能才会更好。另外一个就是,你开始有一些合作商,或者其他的机构也好,只要有合作一定会有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这个奖它可能就要去迎合很多东西,就会被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目前看来这个奖还是太小,还没有很成熟我们就希望不要受太多影响,就是按照我们的想法,按照我们的一些思路,把这个奖做纯粹。而且要必须要强调一个独立性。
其实,我们目前社会上,行业内,各种各样的奖他都会嫁接很多东西,比如说在博览会上、在设计周上都会有一些奖项,就是那些奖项的独立性都没有了,就像那种感觉,过去咱们听音乐,会买一个录音带,三十多个歌星在里面唱歌。就会显得比较闹,但是听专辑,就不一样。去年我们也嫁接了一个平台,然后大家伙说的还是设计周,那跟我们这个奖项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今年我们就坚持一定要独立做,即使是场面不好,即使做的没有什么状态,这些我认为都没有关系,以后一定也都会慢慢变好,但是我一定要坚持的就是这个独立性。
4、今年有没有什么特别惊艳的作品让您印象深刻?
其实是这样,因为我们的长处,还是在空间这块资源会更多,所以在茶空间这方面有一些作品的水平确实高。然后在产品这一块,跟去年我们的那些产品规矩性会多,今年就会发现我们的作品灵性会更多一点。而且我觉得今年的作品相对于去年来说更多,覆盖的范围也更广,更全面。但在包装类和服装类,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我们明年肯定是重点就在这两个方向。我们肯定要下一堆的功夫,包括一些机构各种合作都会有,那种合作就相当于我们没想找托儿所,但是我们需要奶粉。就有点类似于这种的,营养的。
5、茶·艺术设计大奖是茶文化与设计的新结合,您觉得这对茶文化的传承有什么作用?
自古以来,茶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之一。但是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茶文化却不是我们发展的最好的。日本,把中国的茶道偷走了,英国也把中国的茶道偷走了,可是你就去看英国茶现在是一类,日本茶是一类,他在传承了一些东西以后,他有一些是创新,有一些发展。但是中国的茶,几千年下来他就是这个样子了。所以呢,在创新这个层面上,应该是落后于英国和日本的。那实际上,我们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和发祥地,这块咱落后于别人肯定是不行的。其实我们的设计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了,那凭什么日本在器皿这方面比我们有设计感,凭什么英国人喝的茶就已经是那样的一个状态了,我们的茶还是那个样子,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不是说中国人不会,而是大家现在目前来说还不重视,我相信我们这么做一届两届三届四届。。就这么一直做下去,然后其他的人如果有一些响应的话,现在的状态迟早是会改变的,这是肯定的。
所以我们不能光说传承,传承并不意味着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设计在这里面的价值就是能够体现出新,这样就是能体现设计的价值。
6、第三届茶·艺术设计大奖的亮点将在哪里?对于新一届的大奖将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从现在看,如果说我们把茶看作是一个行业的话,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不深,起码是还没有真正深入进去,从目前来看肯定还有很多好东西没有淘到,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那也就是说,我们第三届继续深入到这个行业中去。另外一个方面,就像刚才说的,包装服装,我们也都是还没有深入,那在这些方面肯定是要下大力气,这样的话,我觉得如果我们真的深入到这个行业,深入到茶的领域,亮点自然就有了。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明年的颁奖典礼肯定会有亮点,这个我敢肯定,一定不会是这个路子了,因为我们也在慢慢的尝试,我们也会有更多不同的尝试,将来的颁奖典礼可能会更情境化,不再是坐在这大家看,这个其实是我们最早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就有过这种想法,就是有一个特殊的颁奖典礼,一个不同于其他的颁奖典礼,一个只属于茶的颁奖典礼。但是,现在毕竟是我们公司自己投资,我们也都很谨慎,有些事情还没有真正的实现。但是我觉得,从我们征集作品,从这个奖项的成长来说,我们信心会越来越强,我相信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奖项也会越来越好,也请大家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