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4月23日电(记者王烁 许雅楠)在河南济源轵城镇王礼庄有一间农家书屋,面积不大的书屋里整齐排列着8个一人高的双门书柜,书架上塞满了各种书籍。
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叫贾年贺,是个爱书的人。翻开图书借阅记录本,贾年贺说:“农闲时,很多村民都喜欢到这里来看书或借书。”在贾年贺的影响下,村民们都快成“书痴”了。
在村里,可能有人不知道贾年贺是谁,但提起“贾老师”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教了一辈子书,贾年贺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充满了威严和书卷气息。身穿白色的衬衫和深色的夹克,戴着一顶白色的棒球帽,虽然已经是80岁高龄,贾年贺却显得十分年轻。
说起一手打造的农家书屋,贾年贺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是教书的,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说,多读些书没坏处。我希望全村老少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007年,他的提议得到了王礼庄村委会的支持。在政府各部门的资助下,王礼庄建起了文化大院,其中就有贾年贺“承包”的农家书屋。
书屋有了,那书从哪来呢?
提起这间书屋,贾年贺脸上带着孩子一般的骄傲神情,从最开始拿出自己的800本书,到现在四处收集整理的5000本,每一本都由他自己用心筛选、整理、上架。几个木头书柜是当年学校合并留下的旧家具,他舍不得丢弃,建立书屋时就搬来用了。从空空如也的书架,到一点点填满,都是他亲力亲为。书屋里所有书籍、报刊,贾年贺全都浏览过,每个季度过后他都会将报刊上感兴趣的文章剪下来。目前,贾年贺累积下来的剪辑本有1米多高,这些都是他的宝贝。
贾年贺的家距离书屋不足百米,可自从有村民和他说:“晚上来借书,拍了很久门都没有人开门。”他就意识到很多人白天干活儿没有时间来借书,晚上如果书屋没人,可能就没有办法让想看书的人及时看到书,贾年贺立刻决定搬到书屋来住。现在,书屋没有时间限制,没有身份要求,只要你想看书、爱看书,时刻为你打开大门。书屋俨然成为全村人的精神“24小时加油站”。
“现在最火的书从务农、养殖变成了医疗保健。”贾年贺说,坚守书屋这么多年,也侧面看到了村民们生活的变化。
现在有人来书屋借书,贾年贺还会“因材施教”地给他们推荐,比如,退伍军人来他就推荐《大海战》;小朋友来,他就推荐和讲解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让小朋友记住历史名人,再慢慢地对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
“我希望更多孩子从书里学到知识,和他们相处让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贾年贺说,最让他开心的就是书屋里来小朋友,因为教了一辈子书,他对孩子很有感情。
贾年贺教了一辈子书,很多学生走南闯北,回到家乡也不忘来书屋看看他。“孩子们回来对我说‘我记得您,贾老师’,能在退休后继续鼓励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让我觉得自己还在教育的路上继续发光发热。”贾年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