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居行业来说,2018年被称为“艰难”的一年,甚至有家居企业老板自我解嘲苦笑着说:“现在申请破产要比申请注册公司要难得多”。 这个“艰难”不仅仅体现在市场的萧条上,更体现在行业的急剧变革中。在此背景下,几乎所有行业人士、KOL都在大谈特谈该如何“活下去”。
上述裁员信息大多来自世界五百强和互联网头部企业,这是20年来所罕有的。
2018年,的确有一些企业没能活下去,撤店、卖厂、拍卖、破产清算等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
2018年8月12日,头顶“国内首家在德国上市的卫浴企业”光环的中宇卫浴公开拍卖资产;
8月14日,国内最大的办公家具企业之一诚丰家具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8月17日,曾经由马伊琍代言,并曾荣获“中国十大橱柜品牌”称号的好来屋橱柜开始破产清算;
8月29日,曾是重庆首届橱柜协会会长单位,先后荣获“重庆名牌产品”、“重庆市著名商标”和“中国橱柜十强”等荣誉称号的重庆知名橱柜品牌家博士的相关资产被法院公开拍卖;
9月初,博亮木门收缩调整,在全国范围内撤店,包括居然之家体系内的全部24家店,以及其他所有加盟渠道,只保留北京蓝景丽家和业之峰装饰两家店。
倒闭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自身
企业倒闭的背后,除了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出现了问题才是真正原因。
1. 发展模式短视。无论是家居新零售、全屋定制还是大家居,家居行业正处在革命性的拐点,发展模式没有创新,必将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被淘汰。
2. 产品定位陈旧。80、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企业倘若不能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优质且有竞争力的产品,就难以深层次留存用户。
3. 企业扩张过快。不少企业的现状是“头大——充满理想,身肥——机构臃肿,腿瘦——没有前进的动力”。很多企业做大了,但同时也就做空了,现金流断裂了,很多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但仍有许多内部企业更上一层楼
其实,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至今,市场变幻莫测、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行业竞争不断攀升,由此引发的行业变动也是此起彼伏。但论是在经济萧条期还是繁荣期,危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
2018年,有部分企业通过优化结构、不断创新和修炼内功,反而更上了一层楼。
1.欧派家居增加22亿到33亿元 增长15%到25%
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预计增加 145,653 - 242,754万元,同比增长 15%到 25%;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加 19,502 - 32,503 万元,同比增长 15%到 25%;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增加 23,905 - 35,857 万元,同比增长20%到30%。
2、大亚圣象2018年净利最高8.57亿 比上年同期增长30%
2019年1月11日,大亚圣象(000910)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期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预计净利最高可达8.57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0%。
3、富安娜:2018年净利润5.32亿元 同比增长7.92%
2019年1月28日,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得益于销售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长,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29.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92%。
此外,2018年新上市的中源家居、齐屹科技(齐家网)、顶固集创其发展速度也远高于行业。
纵观这些在萧条期仍保持稳定发展的企业不难发现,他们有以下优势值得我们业学习:
1.产品的优势。无论是产品的更新率,还是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满足,他们总能保持自身的产品优势;
2.学习的能力。从京东的崛起自建物流、盒马鲜生免费上门送货中吸取经验,学习先进理念,在新零售和供应链上勇于创新;
3.底层技术的铺设。无论是定制还是大家居,深入挖掘消费者痛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底层技术上下功夫。
家居行业新赛道依然潜力巨大
细看去年融资情况,2018年家居家装行业融资次数高达60次,数量仅次于被称作互联网家装元年的2015,2018全年融资金额高达213.98亿元。54家企业获得融资,6家企业在2018年获得2次融资。其中17家企业获得上亿元融资,最高家居卖场居然之家获得131.98亿元战略投资。可见,这个行业依然散发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与潜力。
此外,2018年阿里巴巴54亿,领投居然之家,致使新零售风暴席卷整个家居行业;曲美和京东联合推出几万平的living home;红星美凯龙和腾讯合作推出智慧零售;小米和宜家战略合作打造宜家智能家居系统……这些现象充分表达了即使大环境艰难,投资者对刚需产业的融资依旧慷慨!家居行业的未来仍是一片蓝海,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 新零售
2. 供应链
3. 智能家居
4. 个性化产品
所以,笔者认为,虽然大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与其整日担忧大环境的萧条是否会导致企业“无路可走”,整日向各种行业KOL、大神寻求生存之道,不如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消费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产品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无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