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女员工被侵犯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目前涉事男员工已经被辞退。
据醉酒饭店店员反馈,“他们一行七八个人喝了四五瓶白酒”。
一石惊起千层浪,更多类似事件被曝出来。
今年初,广东某房企23岁女员工被上司带去喝酒开房后身亡。
去年底,上海某物业公司经理先后侵犯2名醉酒女员工,被依法提起公诉。
经由这些事的发酵,酒桌文化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1
地产江湖,难逃酒局
提起酒局,大多数地产人都不会陌生。
从投拓拿地到营销开盘,从总包进场到现场施工,灌酒劝酒似乎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有的公司甚至以“能喝多少”来衡量员工的工作能力。
有的地产人一周平均有5天在应酬,不管是和政府高官谈判,还是和总包分包打交道,全靠喝酒强撑着。
两个陌生人一起喝过酒后,就能瞬间拉近距离,一下子变成自己人。有时双方喝得痛快了,业务自然能快速推进,很多棘手的问题也在推杯换盏间搞定。
酒局酒局,一半是酒,一半是局。在酒桌上,坐哪里,喝几个,谁先谁后,都有讲究。
记得我刚毕业加入一家房企后,赶上项目团建,所有部门员工一起吃饭。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酒局,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打工人”的身不由己。
作为新人,先跟部门负责人一起敬大老板,然后再挨个敬其他部门老大。各部门你来我回,暗自比拼着看谁先把谁喝倒,几轮下来有不少人喝断片。
那是我最难受的一次聚餐,明知道自己酒量不行,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咽,两杯下肚就已经晕乎乎的了。
有个同届校招生说自己过敏喝不了,项目总竟然说:“这是因为平时喝得少,多喝点消消毒就好了。”
2
酒局本质上是权力的游戏
在酒桌上,工作中的职级平移过来。
喝酒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服从测试,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想啊,如果你不会喝酒,还能在领导的“威逼”下连干三杯,足以说明是个“好员工”。
阿里事件出来后,有人轻描淡写地说:“就不能不喝吗?不喝还能发生这么多事?”
可事实哪有这么容易,当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领导打着工作的幌子劝酒时,又有几个下属敢说“不”呢。
于是,在越来越多人的顺从下,酒局上的狂欢愈演愈烈。在这背后,是权力的异化,也是资源的置换。
试问一下,如果融资在即,对方承诺“一口一千万”、“一杯一个亿”,你喝还是不喝?
最近,就有同事吐槽说现在很多合同都是在酒局上签的,体检完都不敢直视体检报告。
随着地产大环境调控趋严,地产从业者举步维艰,一面是繁重的KPI,另一面是身体健康,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8月10日,中纪委发文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件,批评不良职场生态和恶劣酒桌文化,明确提出要铲除这种潜规则。
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无酒不欢,不过丑陋的酒桌文化,确实该停一停了。
3
酒桌文化,是时候退位了
身处地产行业,滴酒不沾似乎不太现实,尤其是工程、投拓、报建和销售等岗位,很难避免应酬。
所以网上才有段子说:“工作以喝酒为中心,以喝好酒为核心,以喝趴下为最终目的。”
抵制酒桌文化,需要企业和员工多方发力。
目前,很多房企都在推崇不喝酒的健康文化,比如中南置地就明确提出“健康第一,杜绝酒文化”。
还有些国企央企在八项规定出台后,酒桌文化也逐渐消弭,以水或饮料代酒也能被接受。
另一方面,站在员工角度看,参加酒局前可以掌握一些拒绝陪酒的说辞,学会保护自己,最常见的莫过于“吃了头孢”或“备孕”等。
有时候,一杯酒就是一条命,一个家。今年也发生过房企高管酒后出事的案例,令人惋惜。
毕竟酒是别人的,命是自己的,工作能再找,钱能再赚,但生命不会重来。
不管什么时候,努力提升专业度,才是在职场安身立命的根本,希望每个地产人都能拥有不喝酒的自由。
本文来自涛哥杂谈粉丝投稿,作者林希言,某TOP10房企管培生。
涛哥杂谈,地产人都在看的公众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带你全面认知房地产行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涛哥杂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